快捷入口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案例

2014-11-14 14:58:47 | 来源: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职教分中心 | 【阅读:321】

 

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通过采取“订单”培养、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施“厂中校”、为企业开展技术咨询与服务等方式不断深入校企合作,实现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目标!

1.大力开展“订单班”建设

校企双方在合作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富士康科技集团旗下富顶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了5届“订单班”,企业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为表现优异的订单班学生颁发奖学金、派遣工程师到学校给学生传授前沿技术和介绍企业文化、不定期举办篮球赛、开展户外拓展活动、向学校捐赠教学设备等方式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共定、双师队伍共培、实训基地共建、教学资源共享、培养过程共管、校企文化共融。
 \

1 校企合作“富顶班”奖学金颁奖仪式   
 \

2 富士康工程师来我院为学生授课   
\

3 富士康组织富顶班学生开展篮球比赛
\

4 富士康技术人员对捐赠设备进行调试

2.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为保证“订单”培养的稳定性和克服学生参与“订单”培养的盲目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原“分段培养、分层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构建了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订单后置、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岗位技能培养实现了依次递进,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     

5 “订单后置、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后置”是指第4学期末引入合作企业,通过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签订协议并组建“订单班”;第5学期由学院与企业共同承担“订单班”的教学任务,完成企业所需的特定专业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第6学期,安排学生到订单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并实现就业。

“能力递进”是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按“通用素质能力→职业基本能力→岗位方向能力”依次递进的模式来开展,通过实施“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 积极实践“厂中校”

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与知名度高、专业对口的大型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环境,拓宽了就业渠道。同时,积极实践“厂中校”,通过校企双方派教师和工程师在企业现场为学生授课,逐步形成了人才共育的良性机制。

\

4. 为企业开展技术咨询与服务

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技术优势,与武汉市江夏区旭峰机械厂合作进行技术开发,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充分发挥职业技能鉴定资格的优势,为企业员工提供职业技能鉴定和岗位培训,搭建社会服务平台。这样不仅提升了学校知名度,专业社会服务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态势。

   \            \
          图8专业教师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9教师为企业技术研发的成果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机械职业网官方微信(chinajxedu)。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