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创新政校企行运行机制,搭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

2015-06-03 10:04:25 | 来源: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 【阅读:321】

职教分中心 刘辉

尊敬的李玲主任;史仲光副主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2009年即将过去,在这个辞旧迎新的喜庆时刻,首先感谢指导中心领导一年来对职教分中心的关怀和指导;同时感谢各位同仁在过去一年里在各项工作中的给予的帮助和配合;2009年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职教分中心的工作启动年,得到了指导中心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但各项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今天很荣幸有机会向大家学习和交流工作中的经验,“创新政校企行运行机制,搭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是我今天的发言主题,同时也是职教分中心的工作核心,更是指导中心关注的主要工作方向。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然而职业教育在培养规模有了较大发展的同时,社会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升,职业结构重心开始高移,技术应用性人才成为信息社会人力资源的主体。社会发展呼唤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第二届国际大会的建议书(1999,韩国首尔)指出:“要对终身教育做出最大贡献,职业技术教育体制必须是开放式的、灵活的且以学员为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建立在由个人、工业界、各种经济部门和政府分享的学习文化的基础之上。”可见,建立开放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已经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种共识。

  学校和企业应该是共同的办学平台,尽管学校是办学的主体,但是现代企业也越来越多地扮演了主体角色,或者说起到了次主体作用,所以学校和企业之间应建立一种“互惠机制”。

  首先学校要根据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规律灵活选择人才培养方案,例如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选择建立银领学院,他们在第三学年集中管理,加强订单培养,一方面增强了实训的教学功能,更重要的是这样强化了制度建设。这样做的结果是银行系统里没有下订单的单位坐不住了,要尽早到这个学院去联系订单,形成了“赶集”的制度效应。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和老师想办法,采用这样一种机制,使企业的用人竞争前移,行业企业得以深度参与。现在,浙江省的15个银行系统都加入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的银领学院,形成了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再如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的路桥专业根据北方寒冷地区季节性施工的特点,将路桥施工实训安排在第二学年5月到第三学年10月,以工期安排学期,打破传统学制安排。这在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里面已经屡见不鲜,充分体现了学校和企业共同搭建办学平台的意愿。

   同时企业也要积极地介入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例如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与瑞立集团联合建立瑞立机电学院。学院作为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进行“订单式”培养;企业成为该校毕业生就业基地,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瑞立集团就业。本着互补互惠的原则,双方共同构筑了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合作体系。瑞立机电学院院长、瑞立集团副总裁陶保健介绍说,学院与企业联手搭建的这一人才培养平台,将为企业构建永久“人才库”。学院不但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同时为企业员工提供在职培训,提升员工整体素质。此外,企业还将直接参与学院教育投资。再如湖北十堰职业技术学院聘请全国技术能手东风汽车公司王涛作为学院外聘实训指导专家,聘请多名企业专家参与学校实训教学,打破了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单向流动,真正实现了企业专家参与学校教学的双向流动。由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的教育教学团队是开放的、动态的、相互合作与交流的,可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征。

   这里,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职业教育”与“企业培训”的区别。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强调的是企业参与到学校教育活动过程中,而不是把学校教育活动变成企业的岗位培训,否则学校教育的意义也就失去了。这也提醒我们,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摆脱了传统高校学科化和封闭性的束缚,但也要防止狭窄化和功利化的倾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成效必须体现在“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上,突出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校和行业之间需要建立一种“互动机制”,行业协会在制定、指导、实施行业标准、规范等方面,其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行业协会也可以避免企业的短视行为,使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性;例如企业生产的淡旺季时其人力需求带有明显的阶段性,受经济的直接影响也让企业生产带有很大的随机性,这种用人需求的不稳定性与学校固化的人才培养计划存在矛盾。往往企业需要学生顶岗实习时,学校的教学计划却安排学生进行理论课学习,等到学生理论课学习结束需要进入企业一线实习时,企业却已经过了生产旺季,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这和传统的集中顶岗实习存在矛盾。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行业、学校和企业要实现联动,学校通过行业人力资源研究部门,提前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规律,并且按照企业需求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实行“分段轮换、交替穿插、半工半读”的柔性顶岗实习。柔性顶岗实习中,学校按照企业实际用人需求把学生进行分组,实现企业顶岗实习和学校理论教学轮换进行,最终达到“企业用人不间断,学校教育不中断,实习教学不冲突”。同时,柔性分段顶岗实习措施还可以有效解决传统集中顶岗实习工种过于单一问题,能够实现学生多工种分期轮换,增强实践技能综合锻炼的实效性,最终达到校企互动、工学交替。

   为了实现以上人才培养机制,搭建的一个汇集企业和院校各种资源的开放平台,创建由行业组织牵头,联合机械行业大型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培养适合机械行业企业发展要求的岗位技能人才模式。2009年4月在浙江杭州,来自全国130家院校、8个行业分中心、30多家企业、280多位专家代表参加了由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办的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职教分中心承办的“机械行业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及校企合作未来发展论坛”,机械行业领导、教育部领导、职教学会领导、教育领域专家、企业领导、院校领导出席并讲话会上有多家院校订购了机械工业特有工种国家职业标准,并就标准要求开展教学实践讨论;进一步推进学校对机械行业企业的认识和了解和为机械行业校企合作培养适应性新技工模式的开展。

  经过了一年的努力工作,职教分中心在110家职业院校聘请了203位机械行业国家职业标准、教程、试题指导委员会职教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共有22家院校,51位教师通过考评员考试,有30位老师已经颁发了考评员证书;有11家职业院校通过了机械行业特有工种职教系统鉴定点的审批;有100多位负责实训的教师参加了机械行业特有工种技师资格考试,其中有40位教师获得了机械行业特有工种技师资格;全国职业院校2009年共有2000多位学员通过了中级工和高级工机械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鉴定,并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同时分别在重庆、广西、云南、河北等地区组织了由地方企业和院校参加的机械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和校企合作工作会议。

   以上工作的不断深入,使我们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2010年职教分中心将继续围绕“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为核心,按照指导中心工作要求开展各项活动和工作。“创新政校企行运行机制,搭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充分利用企业、行业、学校、政府资源,拓展校企合作发展领域,创新工学结合培养途径,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成功就业;成为富强中国的建设者,是我们的职责与荣耀!

 谢谢大家!    

 

                                             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职教分中心

                                                           2010年1月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机械职业网官方微信(chinajxedu)。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