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职业体系再造

2015-05-08 15:57:42 | 来源:职业技能鉴定职教分中心 | 【阅读:321】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集团)主要生产经营轿车、客车、拖拉机、摩托车、载重车等整车及其配套零部件,并进行资产经营,现有职工6万余人,连续多年名列全国工业企业500强之首,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三大汽车集团以及国家重点扶持的20家大集团试点单位之一。

1984年以来,上汽集团抓住改革开放带来的大好发展机遇,依靠科技进步,走吸收、利用外资、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道路,先后与德国、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汽车集团公司合资合作,建立了58家合资企业。并拥有销售总公司、进出口公司、财务公司、开发公司、信息公司等5家专业性公司和技术开发中心、培训中心。1997年还独家发起设立了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开通了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与此同时,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主线,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工作,拓展新的市场空间,构筑新的技术高地,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努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积极应对WTO的挑战。

2002年上汽集团资本运作首次突破国界,成为通用—大宇的股东。主导产品——轿车,包括上海大众的桑塔纳、帕萨特、波罗、高尔,上海通用的别克、君威、凯悦和赛欧,上汽通用五菱SPARC,上汽股份的赛宝,实现了多平台、宽系列的产品结构。而且实现了三个全国第一:全年销售各种汽车61万余辆,全国汽车销量第一;主导产品轿车销售41万余辆,同比增长36%以上,国内轿车市场占有率第一;全行业销售收入突破1200亿元,全国汽车行业销售收入第一,各项指标不仅创下了历史新高,而且继续领跑全国汽车行业和轿车市场。进入2003年,上汽集团继续保持产销两旺的大好势头,前九个月共销售轿车41.9万辆,同比增长41.7%,其中上海大众销售轿车28.6万辆,上海通用销售13.3万辆。预计在去年公司轿车销售首次突破40万辆的基础上,2003年度上汽集团全年销量将达到58万辆,较去年增长四成以上,其中上海大众汽车公司销量约为39万辆左右,在中国的轿车领域仍然保持增量最多,总量第一的优势地位。目前上海大众已具备年产轿车45万辆的生产能力,而上海通用年产能亦达到20万辆,全年预期实现销售收入1300亿元,出口创汇2.8亿美元,为在2007年实现生产汽车100万辆、跻身世界500强、生产自主品牌汽车5万辆的战略目标夯实基础。 

上海汽车工业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是上汽集团坚持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用户满意、全面创新、全球经营、人本管理”四大工程所取得的良好业绩。观念创新,措施领先,是上海汽车工业实现各类汽车销售总量、轿车销售量和销售收入三项全国第一的法宝。面对国内轿车市场竞争激烈的严峻态势,上汽集团积极实施“抢逼围”经营战略,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新品开发速度,先后推出赛宝、波罗、别克君威三个新车型和12个改进型新车型,成为轿车市场的主力车型,满足了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在全国车市独占鳌头。

为做大做强市场,增强核心竞争力,上汽集团积极推进国内汽车业的资产重组。继与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和广西柳州五菱汽车公司三方合作,打造“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微型车基地后,上汽集团择址江苏的仪征汽车公司,也推出了首辆赛宝多功能车。备受业内外人士关注的还有上汽与通用、上海通用共同出资9亿元人民币,收购山东烟台车身公司之举,不仅使上海通用赛欧轿车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还创下了中国汽车业兼并重组的新模式。

不但如此,上海汽车工业近年来还大步“跨海出洋”,参与国际竞争,每年出口创汇超2亿美元,轿车出口超千辆。2001年在美国底特律召开的汽车零部件展示会上,上汽集团与通用、福特和伟世通公司等著名跨国公司签署了总价值为1000万美元的车灯、弹簧和齿轮供货合同,表明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正逐步融入国际汽车产业链中。此外,作为世界汽车市场的后起之秀,上汽集团资本运作首次突破国界,成为韩国大宇技术公司的新股东。上海汽车工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在上海工业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经成为上海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一、成果产生的背景

面对新世纪,上汽集团将积极推进产品结构调整,着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快形成自主开发能力,积极探索跨地区资产经营,进一步扩展多元经营领域,到2007年实现“年产汽车100万辆、跻身世界500强、生产自主品牌汽车5万辆”的三大战略目标。

上汽集团要顺利实现上述目标,其关键在于不断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可靠的质量、领先的技术、合理的价格、满意的服务,一直是上汽集团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符合上汽集团持续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1990年,Prahalad和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著名论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第一次明确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此文一出,立即引起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的巨大反响,也将资源基础论推到了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的最前沿。所谓“核心竞争力”,指的就是“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经营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 近十年来的管理研究与实践表明,人力资源已经越来越被认识到是企业的主要资源与核心竞争力之一,组织中的人力资源要素对于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今天这样一个变化迅速,竞争激烈的时代,全球化的勃兴,知识经济的崛起,使人力资源的战略角色进一步凸现,企业的成功,不但依赖于掌握关键技术和技能的核心员工,而且与合理、有序、高效的职业体系的规划与建立密不可分。企业的绩效通过向顾客有效的提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体现出来,而企业的人力资源就是设计、生产和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的人员。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及其使用的情况决定了它的竞争地位,如果没有规范的职业分工体系,那么就无法合理整合、调配企业的人力资源,从而形成合力为提高企业绩效以及经营成功而服务。为此,上汽集团把人才高地建设作为集团的“战略工程”,不断修订和完善与集团“十五”规划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滚动发展规划,及时掌握动态发展的人才需求,而其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通过重建与完善集团内职业体系,建立高效运转的人力资源梯队,为人才高地建设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竞争,为了能够跻身于国际市场,立足于世界,我们理应拥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专业技术与生产制造的高素质员工队伍。为了贯彻国家的职业资格制度,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使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力求人才培养和合理使用相结合,我们应该要有统一的职业分类标准。在职业的设置、规范方面应该与整个社会一致,并逐步与国际职业分类接轨。

1997年上汽集团为了使各企业人员的预测、规划、岗位设置、统计、招聘、培训、考核,能够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操作,便着手开始设计上汽集团内部的工种体系,以及包含全体员工的职业分类体系,以满足全员规范化管理的需要,为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增添动力。

二、职业体系的内容

整个职业体系包含有下列内容:

1、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工种分类编码表、工种分类目录

2、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技术工人等级结构合理配置指导意见

3、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特有工种和通用工种)

4、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技术工人培训教学计划

5、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职业分类框架、职业分类编码表、职业分类指导手册

三、职业体系概述

1、 汽车制造行业工种体系设计

首先明确基本概念,例如:汽车行业的特有工种和通用工种定义;岗位与工种的区别和联系;技术工种和非技术工种的界定;以及大工种的概念等,才能进行工种体系设计。整个工种体系分为特有工种和通用工种两大部分,再按汽车的组成部分、工种性质、类型和功能进行分类和分组。其结构层次是按“大类——类——组——工种”四个层次构成,如《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工种分类目录》中的编码表所示。其中特有工种107个,通用工种103个,共计210个工种,完全满足了上汽集团生产的需要。《目录》完成后,经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业内外专家审定,专家评审组一致认为:《目录》符合汽车工业生产发展、技术进步和实际工作需要。

210个工种培训和考核必须要有标准,因此在编制和汇编《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的过程中,组织了60位专家编写增补《标准》,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专家对增补《标准》进行审定,审定专家一致认为:《标准》中知识、技能要求全面,技术分等恰当,符合汽车工业生产实际需要。最后由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联合发文颁布,将《标准》作为上海市的地方标准。全部工种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汇编成册,为培训和考核提供了基础条件。

2、 技术等级结构的合理配置

技术等级结构的合理配置涉及保证正常生产、生产发展、技术进步和人工成本。技术等级结构的配置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度,这个度与各企业和各工种的具体情况有关。合理配置与现状之间的不重合度就是工作的方向,可以通过培养、企业间交流和社会招聘改变配置的现状。

汽车制造的生产类型是属于大量生产的生产类型,其特点是采用先进工艺及装备(包含大量的智能化设备)。因此决定了:

①生产产品的操作大多比较简单。在操作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较小。过去那种主要依靠操作者技能、技巧才能保证产品产量、质量情况有根本改变。产品的产量、质量主要依靠先进的工艺及先进的装备保证。随着技术进步,生产发展,智能化设备进一步增加,这种趋势将更为明显。

②对生产保障工作要求较高。正由于设备的技术含量、精度、效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智能化设备也不断增加,因此对设备安装、调试、维修人员;工装(如模具)制造、维修人员;生产线设备调整人员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产品产量、质量主要由他们提供保障,因此他们负有较重大责任。

③总体思路。保障生产部分的工人以及前方保障生产正常的人员如(生产线调整工)与生产操作工在等级线以及等级结构配置方面应该是有明显区别。前者等级线、 等级结构配置应该较高,而后者应该较低。

④生产线操作工大多数是以初、中级工为主体,但也应配置少量高级工以至技师,他们负有领头羊的责任。

⑤向生产保障(后方)工种倾斜。生产保障(后方)工种是技术密集型工种,因此在设备、工装维修组中,要求以中级工起点,并配置较高比例高级工、技师和高技,三者总量应达60%。

⑥不同类型工种不同配置。不同类型工种由于其使用设备、操作要求的不同,因此配置也是不一的,如: 饰件组、生产线检验工组、热加工与冷加工、装调工组均有相当的差别。

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工人技术等级结构配置指导意见》。

四、效果

1、为上汽集团各企业提供了统一的平台,为人力资源科学、规范管理奠定了基础。

2、为企业员工培训、考核提供了参考指南。

3、为企业对于工人技术等级结构合理配置提供了平台,从而也为培训、招聘、人员交流指明方向。

上汽集团1998年发文实施《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工种分类目录》,2000年发文实施《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职业分类指导手册》,一直至今上汽集团所有企业人员的岗位设计、预测、规划、交流、招聘、统计、培训、鉴定等都以此作为统一的平台,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纳入正规,实施效果良好。由于绩效显著,并将作为整个汽车制造行业职业体系标准创建的重要参考依据,向全国进一步推广。

成果创造人 :沈建华  陈寿龙  朱庆敏  蒋萍  姚峥  王敏蓉  党一平  

           李智康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机械职业网官方微信(chinajxedu)。
友荐云推荐